霁雪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乡村小说网www.xinxiangcun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且不说李严到家如何与娘子商议,舒氏又是怎样分别沟通二房两头的,只小钱氏悄悄叫丫鬟送到她屋里的三、四匹缎云纱,便让她乐呵了一夜。

两天后,李肃风尘仆仆地从省城南昌赶回。

他在那里拜见了布政使司左参政唐轩,此人亦是当年出于翰林大学士王野门下,只不过李肃是仁宣五年进士,唐轩是仁宣十一年的。

既有同门之谊唐轩当然热情接待,一方面让李肃放心,陈家的案子不会对李氏有任何影响;

另一方面对李肃谋求复起的想法表示理解,说皇帝刚亲政便逢太皇太后去世,现在朝堂局势微妙,劝他不要着急,再稍等等。

“老太师近来似乎身体也不大好,据说太皇太后崩后他便告了病假在家修养,皇帝还两次遣中官和太医去探望。

唉,今年多事,师兄不宜轻动,隐忍为上!”

“哦?杨仕真那老东西难道是要熬不过去了么?”李肃有些兴奋地搓搓手。

当年他就是被杨太师(那时还是杨大学士)给扒拉下来的,因此一直心中衔恨。

“他历经四朝,把持朝政二十年,这下总算该轮到我看到天明了!”

“燕若(李肃字)兄还是要忍耐,莫露出态度来。”

唐轩这些年一直在官场风生水起,早养成了稳健的气度,见他忍不住眉眼飞扬的样子,赶紧出言相劝。

他这样一说,李肃立即惊觉赶紧称是收敛,又轻声问:“那……杨太阁呢,他近来如何?”

杨太阁是指内书院平章政事、德清阁翰林大学士杨缟,他是宣皇帝登基次年入内书院成为内阁成员的三朝老臣,与杨仕真并称本朝二杨,也是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唐轩低声回答:“杨太阁与杨太师虽然都是先帝托孤之臣,也都把持内阁多年,然而他两人风格与政见颇有不同。

杨仕真不容他人异议,固执于太祖当初定下的任何规矩,这几年得罪的士人越来越多,所以太皇太后这棵大树倒了,他也就快啦!

杨太阁为人厚道、做人圆滑得多,颇有些被太师打压的朝臣受他看顾得以保全,这也包括燕若兄你。

他比太师小十一岁,我看陛下今后一定更为倚重,至少今后还有五、六年的恩宠。

兄长要谋起复,不妨遣人与太阁多走动、走动,好歹他与老师(王野)有乡党之谊,虽然老师前年已然驾鹤西去,情分应该还在的。”

李肃得了他这份指点,心中有了底。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