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剑远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乡村小说网www.xinxiangcun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得不单独开一章集中回复,因为书友们的评论太炸裂了,让我感觉压力山大,不得不以一种比较正式的方式谈谈这个问题。

盛唐还有没有救?我看评论区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论述方向,其实都挺有道理的。

现在就以一种“忽略统治者主观想法”的模式去讨论。

也就是说把历史的偶然性发挥到极限,安禄山被脑控变成了大忠臣,唐军高层都可以不顾家小为爱发电为国捐躯等等等等。

我的答案是,或许某个穿越者,可以用“空间换时间”的方式,收缩帝国扩张的脚步来换取国祚的延长,安史之乱也可以用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向后顺延。

但盛唐是回不去的,炸弹该爆炸的一定会爆。

就像是我这本书的标题一样,在盛世里头唱挽歌才是主题。全文主打的并不是“小方开挂救国”。

盛唐人口的膨胀,已经快要到土地产出所能承载的极限,必定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也就是人口转移。

那么这个出口在哪里?有人说西域?然后波斯,黑衣大食什么的……好像很远啊,这条路别说是大唐了,就是现代大概也不容易吧?

历史给出的答案,就是江南、荆襄南部、两淮甚至岭南。人口或主动或被动,是朝着这些地方转移的。安史之乱,是以一种被动的方式,开启了中国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从北向南。那么,为了维持一个巨大的中央帝国,假如不采用安史之乱这样的方式,要怎么完成这個历史趋势呢?

人多了,经济自然会发展,经济发展了就会要求增加**权力,不给治理权,就必定会武装反抗,最后变成南北分裂!

南北朝就是例子。

那么出路在哪里?

答案有两个,不是二选一,而是必须要办的事情,缺一个就会暴死!

第一个,迁都出关中,放弃以发展关中军事经济为核心的国策。

第二个,梳理清楚南北运河,重新选一个可以承载历史大势的首都经济圈。

两条其实是一条,只有整理清楚这个了,才有可能顺应历史的大势发展。

因为那个时候,除了人以外的因素,没有一条是站在关中这边,站在长安这边的。盛唐的政策,便是与除了人以外的大势做斗争。wap.bΙQμGètν.net

人不能胜天,齐心协力尚且要对天地敬畏,更何况勾心斗角?

做到这两点,便可以延缓帝国灭亡。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长平长平

长平长平

楚秦一鹤
公元前275年,穰侯魏冉率秦军进逼大梁,他不知道,大梁之中一个残病之人将会改变他的命运。 公元前270年,一个叫张禄的神秘人物成为秦王客卿。 公元前266年,张禄成为秦相,魏冉被逐出咸阳。 公元前260年,秦赵战于长平,赵军被坑45万。 公元前259年,秦军包围赵都邯郸,未来的始皇帝赵政生于围城之中。 公元前256年,秦灭周。冬月,未来的汉高祖刘邦生于沛。 公元前255年,张禄连同他的三人组一齐
历史 连载 26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