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岛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乡村小说网www.xinxiangcun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渔户夫妻二人返家沿途,不停确认坊中武侯究竟去往了何处,接连经过两个武侯铺,也未见其中有人影。

两人心生怪异,泛着嘀咕。此前只在临近坊中生了大事,需要增援时,才会出现眼下情形。

当下空无一人的武侯铺,等同于在告诉二人,在别处似有大事发生。

在家中的渔童,一面照料仍未醒来的祖母,一面抽空走去门前,查看父母亲是否已经返家。

一连串发生的事,让年纪尚小的他同样无所适从,但他尽力去做眼下可着手又触手可及的事,期待这一日之内,遭遇过的不幸能有所转机。

天边已呈碧蓝,还透射出些金光,往常这时渔童一家应该都已陆续起身,围在一处享用朝食,稍坐片刻,阿爷就会带着他往洛水边,在熟悉的一湾较细沙土中,找到自家的船,阿爷把住船头往前拉,他则在船尾向前推……

渔童在祖母身旁,取了一些清水想要喂入她口中,敞开的门这时“嘎吱——”一声被碰响。

他快跑两步,见父母回来,眼神充满期待,“可有阿翁消息?”

母亲走上前来,用手摩挲他的头顶,与他对视,长叹一口气,摇了摇头。

“张家姨母……”渔童正欲提问,看见父母满脸愁容,很快收声。

“将她送回住处了,稍晚我与你阿娘一同往北城县衙去报官,势必要把阿翁尸首寻回。”渔夫咬紧牙关,紧握拳头,这一面很少在渔童面前展现。

“孩儿也同去!”渔童不假思索地快速应到。

“你去作甚?又不是上洛水。报官之后,我俩即刻返家便是。”渔夫妻子误以为渔童害怕独守在祖母身边。

“家中独有孩儿见过着靛色道袍之人,此外,灶台上的香灰需一同携往报官否?”

听过渔童的话,夫妻两人对望,暗想儿子所言确有道理。渔夫和妻子在歹人进入房中之时,均早早昏迷过去,无人见过彼时场景,唯独渔童亲眼目睹老汉尸首被人盗走的过程。

可眼下困扰之处在于,渔童在官差眼中,难免被视作黄口小儿,即便如实相告,又如何肯取信于他。ωωw.Bǐqυgétν.net

“阿娘还需人照看,只儿一人或不可,还是我留于家中照看阿娘,”女人看出丈夫眼中的为难,“不论取信与否,至少要有一人亲历过,才可引得官差留意。”

渔夫还想说两句什么,女人微抬起手阻止他,“更何况,张家老婆此一时睡过去,谁又知醒来时,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