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开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乡村小说网www.xinxiangcun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族也不傻,也知道抢底层牧民的东西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那怎么办呢?

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内部的矛盾转化为外部的矛盾,带着人南下抢粮食,这就是他们想出来的办法,别管有没有用,至少解决了他们没粮食的问题,这就足够了。

大明人和瓦剌人都是人,没什么区别,可以说,草原上的底层百姓其实比大明的百姓过的好不了多少,甚至更差,他们也不是人人都想着南下劫掠,可没办法,没了粮食总不能看着家里人饿死,只能被贵族裹挟着南下劫掠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习惯了。

如果能让那些底层的牧民都有粮食吃,不用饿肚子,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跟着那些贵族南下劫掠的。

瓦剌的贵族也不可能让这种事情发生的,那些底层牧民不跟着他们南下可不行,不跟着谁去当炮灰?

这才是大明和草原上那些部落无法调节的矛盾,因为那些北方的蛮子种不出来粮食,一旦遭了灾,除了南下抢大明的粮食就只能等死了,一次灾吃光了牛羊,他们来年没了牛羊还是只有死路一条。

因为他们种不出来粮食,他们居住的环境也不适合种粮食,这才是最根本的矛盾所在。

要知道,大明这次赈灾还是靠募捐上来的钱粮才能赈灾的,国库没钱粮,不代表大明没钱粮。

先前募捐上来的钱粮可不少,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那是被逼着捐了钱粮的,名义上他们都说是置换了地才交的钱粮,可到底是怎么回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士绅也好,武勋也好,都算得上是贵族了,这些贵族把地看的命还重,自然是舍不得置换家中的地,所捐助的钱粮都是往年积蓄下来的钱粮。

国库没钱粮,可不代表这些人没钱粮,国库没钱粮是因为都花出去了,南征北战,下西洋,修新城,修撰永乐大典,那些贵族可没出一分银子,用的都是国库里的钱粮,都是民脂民膏。

加之苏泽建言,以利诱之,民间不少豪商也纷纷捐款,想要以此获取些许特权,而民间一些富裕的百姓也是出了大力的。

朱棣虽然也知道那些士绅,武勋,豪商有钱有粮,可万万没想到那些人家中的钱粮还真不少,稍微动脑子想想就知道了,虽然他们拿出了不少的钱粮,但家中绝对还有不少剩余,不然他们不会眼都不眨的就捐出来这么多钱粮。

一个个口头上叫着厉害,忠君爱国,仁义道德,可实际上呢,都是守财奴,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那是绝对不愿意付出的,甚至还比不上那些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