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三观.CS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乡村小说网www.xinxiangcun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空当然是最有可能的波动来源地。在宇宙中,电磁波、重力波和高能粒子以及各种射线就像是一锅沸腾的汤一样来回波荡不休。

而且它们所蕴含的能量也大的惊人。

仅以快速射电暴为例子——GW190425双中子星合并事件发生后,一次强大的快速射电暴抵达了地球。这一次持续了1.7秒的快速射电暴释放出的X射线能量,等于太阳五年所释放的能量总合。

比起发生极为偶尔的快速射电暴,脉冲星则更加“稳定”并且更加狂暴。这种会“眨眼”的天体是超新星爆炸后的产物。它同样也是一颗中子星,但其自转速度快的惊人。它们的自转周期从0.0014秒到11.765秒都有。并且周期还非常稳定。

脉冲星同样也会发出快速射电暴,但它的发生条件更加严苛。只有质量足够大的超新星爆炸后,才有可能留下一颗快速自转的中子星,以及周围极其稠密的自由电子团。

在脉冲星的快速自转下,其磁轴也会相应发生强烈的周期性变化。而周围的自由电子则会在快速变化的磁轴作用下,被化身成被弹弓射出的弹丸。

发射频率从0.0014秒到11.765秒不等,单次发射的能量几乎等同于太阳一年所释放出的能量总和。这种堪称宇宙加特林的天体,就算是在整个宇宙中数量也相对有限。

这种级别的天体活动,想来是能够满足“巨大扰动”相关条件的。但是根据包子的调查,大崩溃之前整整两百年的记录中,都没能找到符合条件的“超新星爆发”或者“全新快速射电暴活动”的记录。

天上挂了“此路不通”的牌子,陆沉只能把实现投向地面。

如果说宇宙现象作为扰动有什么缺点,那么距离绝对算是最重要的一条。遥远的距离加成下,强大的快速射电暴会被逐渐削弱——哪怕发射的时候,粒子和射线能量巨大。但随着距离延伸,能量四处散逸、能够抵达地球的能量最终不足一开始的千万分之一。

但是……地壳活动不同。

它就发生在人类脚下,深度最多不过6371公里。

根据包子的调查,在大崩溃发生之前的两个月时间里,地球的地壳活动确实非常频繁。两个月的时间中,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发生了三次7.0级以上地震,亚欧地震带上的7.0级地震则多达五次。

其中震级最大的地震发生在玛特艾提岛东部约320公里的洋面下,推定地震强度为9.1级。地震所导致的海啸席卷了整

科幻灵异推荐阅读 More+
海贼之暴走的火山

海贼之暴走的火山

红烧双鱼
【主角:萨卡斯基(赤犬)】+【海军流】 【部下:艾尼路,巴雷特,黄猿,库赞等大将.....】 这个世界最终的结果,就是全部臣服在海军的炮火之下,没有例外,至于海贼? 白胡子·死,艾斯·死,汉库克·死,米霍克·死,雷利·死,黑胡子·死,乌塔·死,喜贼勿入....
科幻 连载 14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