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乡村小说网www.xinxiangcun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必使将士知战,且知为何而战,方能成为强军。昔日倭寇扰我东南,所过之处,十室九空。俞、戚二将秉承上命,聚兵迎击之,每战必胜,何也?将士皆为闽浙子弟,知战倭即保其家园。后退一步,便是父母妻儿,故百死而不旋踵……,好,好,如此雄文,当浮一大白。”(注:明**武试,也要考策论和默写武经。)

三日后,福建考院,布政司右参政朱大典放下试卷,本能地伸手去摸桌案上的酒杯。

手指所及,却是一方端砚。这才意识到,自己不是家中品读同行的文章,而是在考院之中评阅武科试卷儿。

按照大明规矩,武科考试的主考官,本该由巡抚亲自担任。但是韩庆之参加武科考试,乃是巡抚朱一冯在巡视定海屯之时,亲自提议。所以,为了避嫌,本届武科的主考官,就落在了朱大典这个布政司右参政头上。

朱大典原本,也没怎么把主考任务当回事儿。

武科考试,对策论部分的要求,向来远远低于文科,能达到卷面整齐,错字别太多,且词能达意,基本上就算合格。

想从中找出一篇过得去的文章,基本比沙土里边挑金子还难。

而虽然试卷在接受批阅之时,都会有专人预先誊抄,并且糊上考生的名姓,以防作弊。但是到了阅卷官手中,自有一套灵活办法,来保证每届考试的重点关注对象,能够不被打入另册。

因此,朱大典阅卷时愈发随意,基本上只看开篇和最后两行,然后根据考场传统潜规则,随便给个分数就算了事。

然而,却不料,当他拿起韩庆之的考卷,匆匆读了几行之后,眼睛就再也舍不得挪开了。

论文字功底,这篇《战守策》并不算出色。但是,论内容,却让朱大典几次想要把盏痛饮。

“参政,喝茶!”检校洪承畯早就看过韩庆之的考卷,因此非常理解朱大典的感受,笑着递过来一盏热茶,“好茶可以代酒!”

“饮盛!”朱大典笑着接过茶盏,仰头一饮而尽。随即,将身体后仰,双手捧着考卷低声诵读,“……士知保其家,方能卫其国,而后才能守护其文明!”

“文明者,文教、精神、财富、礼法、学识之传承也。彼土倭、女真,不事生产,专事劫掠。所过之处,毁城市为废墟,化学堂为厩厕,烧典籍为柴薪,踏田园为荒野,种种恶行,与禽兽何异?”

“是以,有识之士守护文明,如持炬火以驱逐黑暗,筑藩篱以隔狼豺,持药石以防瘟疫……”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大唐皇太子

大唐皇太子

凌己
一朝穿成皇太子。 李承乾看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淡淡一笑。 既然天意如此 那就让这大唐,比之历史更加的强盛,更加的伟大。 他,也要做千古一帝。
历史 连载 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