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乡村小说网www.xinxiangcun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靖康之耻是铭刻在每个宋人心目中难以磨灭的伤痕。

但是当众人反思靖康之难的经过,却不得不承认,这完全是一连串偶然事件所导致的意外。

完全是宋钦宗膝盖太软,一味的卑躬屈膝,苟且求和所导致的结果。

所以后世大明深深吸取宋亡之教训,敢议和者必受万夫所指。

甚至连金国内部都没有做好灭亡北宋的准备。此时宋庭人心未失,军队尤在,财政富庶,连开封府的行政运转都一切正常。

金军虽然趁东京混乱之际攻上了城墙,可是面对上百万同仇敌忾,准备巷战的东京市民。

金军不但不敢下城,反而在城墙上修筑起了防御工事。

“时金人尽得四壁,乃伐城上材木,并斫取柜板作障,反蔽城内。百姓欲巷战,其来如云。由是金兵不敢下,乃唱为和议。”

正是金军提倡的和议,给了宋钦宗摇尾乞怜的希望,才使其亲赴金军大营,一步步将时局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

坐在祥曦殿内,赵桓目光愣愣的盯着屋外的黑暗出神。

眼前环境就像自己所面临的局势,远方一片黑暗,充满未知。自己能看清的只有眼前一隅,而这片明亮的宫殿就是自己最后安全之所。这里是否坚固,就决定了自己能否渡过这场危急。

而站在四下的宦官、禁军班直却都心中震撼,看着端坐在龙椅上的官家,都有种莫名的感觉。

官家从金军大营返回之后,整个人就变了。

变得更加坚定自信,强硬铁血了。

当朝宰相何栗,一位朝廷重臣,就那样堂而皇之的当众处死了。

于是满朝文武为之一肃,任何人都再不敢提议和之事。毕竟堂堂宰相都因为主和而被斩立决,其他人还不至于觉得自己地位能与宰相相比。

大宋皇帝权力之大要远远超过明朝皇帝无数。当朝宰执,无论是主和派还是主战派,其升迁、罢黜全在皇帝一念之间。但也正因此,导致北宋在最需要议和时,在位的是主战派。需要主战时,在位的却是主和派。至于和平岁月,**旧党之争,哪派宰相执政,全由皇帝随心所欲。

虽然这在平时是一个极大的弊端,但这也给了赵桓极大的便利。整座东京城所有臣民,在赵桓铁血手腕的整合下,短时间内无人敢提和议。被逼到了无可选择的地步,哪怕生灵涂炭,也只能血战到底。

一名宦官因畏惧而略带颤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海里寻珠的胖橘
武德七年。轰动大唐的太子李建成与并州杨文干密谋谋反一案,以一个李世民怎么也想不到的结局收场。太极殿上的那把龙椅似乎越来越遥远了。“救贫先生,你看我此生,还能更进一步吗?”李世民目中带着渴望之色,望着徐风雷。徐风雷微微一笑,伸出手掌道∶“若殿下独自打拼,胜负在五五之数。”“若先生帮我呢?”李世民一脸期待,“我愿奉先生为师!请先生出山襄助!”“我若为殿下规划,且殿下言听计从……”徐风雷笑道,“则必胜
历史 连载 27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