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乡村小说网www.xinxiangcun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满清绿营兵平时散驻各地,战时则调集各地绿营兵,临时交由钦差大臣统率。由此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非常不利于指挥作战。

除此之外,若绿营打了胜仗,则互相争功。若打了败仗,则各自逃命,互不相救。

朝廷明知绿营积弊已久,却无力改革。一方面,清朝以例治国,决不能轻易变革祖宗家法。另一方面,此举可以分散兵权,减少汉族绿营对满族朝廷的威胁。

当杨烜提议把三水城让给绿营兵时,绿营兵欣喜若狂,心里只惦记着抢钱,完全忘记了此行的目的,也根本不会关心民团的死活。

绿营袖手旁观,为至臻堂打击民团提供了便利。

民团人多,有一千多人,属于地方武装,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连最基本的行军列阵、修筑营垒都不会。

尽管如此,民团人马精壮,又普遍装备有火枪火炮,实力不容不觑。

至臻堂一切处于草创,缺少火器,要想打败民团,并非易事。

读者身份证-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杨烜召集部属,商议打击民团之事。

在三水城时,杨烜有了闲暇时间,也给部属做了初步的分工。大致上,刘旻虎负责后勤,杨田负责陆营,苏三娘负责水营,陈虹辅助杨田管理陆营。

冯可钦则是军师,协助各部行动,为杨烜参画机宜。

会议一开始,苏三娘报仇心切,提议全面出击,与民团硬杠。她说:

“狭路相逢勇者胜。民团有一千人,咱们全部人马也有近一千人。不如全部投入战斗,一对一和民团硬拼。将士们士气高涨,一定能够打败民团。”

杨田赞成苏三**意见。

冯可钦明确表示反对:

“民团虽然缺少实战经验,却组建已久,普遍装备有枪炮。若我们贸然发动冲锋,恐怕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况且,绿营虽然与我们取得了默契,也要防备他们趁机偷袭。”

陈虹赞同冯可钦的意见,险和道:“咱们虽有将近一千人,但水营的船夫要留守战船、护卫辎重,至臻堂的军夫战斗力十分有限。掐指一算,能用于战斗的只有五六百人。我们人数少于民团,只能智取,不可强攻。”

如何打败这些民团,杨烜有自己的高见。他说:“民团的优势在于火器,在于人数。要想打败民团,就要扬长避短,不与民团比拼火力。”

读者身份证-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与人们传统认知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